【徽 苑】长河传说(上)

来源:徽商物流 时间:2020-11-19 浏览量:7774

有一个传说,许多年来萦绕我的心底。她伴我成长,叫我敬仰,并使我一直以来都有着一种冲动,想把关于这个传说的一切写下来,或者画出来。

脚下的这座小山,叫涂山。相传4000多年前的某一天,大禹就踩在我所站立的这块石头上面。他四方治水,筋疲力尽,望着围山奔啸的滔滔洪水,他累了,也许他曾想到过放弃,所以停留下来,于是眼前的这条淮河,便与他互视、纠缠,相伴相依。由于文笔苍白,始终未能将这个传说跃于纸面上,但我知道,这山,这河,这传说还会纠缠下去,直至永恒。

淮河,自古与秦岭携手,横断南北,直入东海,源豫环皖,迂行千里。关于这条河,无人考证她的生日,但我却明白,我的一生,我的每一次跌折,都与她紧紧关联。

第一次见到淮河的时间,我不知道。大约那时我还安于母亲的怀抱。

1976年,我做船员的父亲在深情的抱了抱他刚出生的儿子后,便回到了泊在淮河中的一艘船上,继续着他的工作。那几年的淮河是平和的,我的母亲才得以坐在家中煮上几味小菜静静的等待着父亲的归来,不会像涂山氏那样望眼欲穿,以至化身为石,几千年来听凭风吹雨打,在潮起潮落中渴望着夫君回家的脚步。

据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九州境内的大小河流没有固定的河道,洪水肆虐,泛滥于陆地。因为淮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,流域内的人们也深受其苦。这时,大禹出现了,这位远古的英雄继承了他父亲的遗愿,无畏艰难,披星戴月,四方奔走。我抬头看了看半山的那块石头,蚌埠人把她叫做“望夫石”。当年,涂山氏一定是位漂亮的,深情的小姑娘,她深爱着人们心中的英雄,深爱着自己坚强的夫君,几千年来驻足涂山,痴心不改。她朦胧的双眼写满了爱情,微张的嘴巴流露出笑意,无论是山间雾霭,或是雨雪霹雳,都无法让她回头,都无法让她不去望穿脚下的这条淮河。若此石为人,想必已是白发千尺,但我想她依然会在等待,因她早已明了寂寞的深处。到了这时,她的寂寞已被更深处的寂寞取代,她的梦想已经无法在她的现实中成为事实,一切只能在她等待的梦中实现。涂山氏有着幸福的牺牲,她用全心的付出与炽热的愿望编制了一张可以和大禹共度一生的网,可在她清醒的时候才发现,这网只笼罩了自己。

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,妈妈告诉我,涂山氏和河蚌仙女,都是咱们蚌埠最美丽的传说。因为有了河蚌仙女,才有了我们蚌埠这个地名。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,常常陷入幻想之中,于是就偏爱徘徊于淮河岸边,嬉水拾蚌,试图遇见一位属于我自己的“河蚌姑娘”。

蚌埠地名,最早见于清代光绪年间的《凤阳县志》。据记载,蚌埠“古称采珠之地”,自古以来,南岸河畔上,每逢洪水退落,阳光下总一片银光闪烁的蚌壳,蚌埠渡泊船埠头,因此得名。河蚌是一种浮游生物,盛产于蚌埠淮河南岸,是一道自然景观。《凤阳县志》记载:“长淮卫至蚌埠二十里内,土人取蚌而得珠,间有大者,但不圆耳”。蚌埠以西至涂山脚下东南岸,又有“真珠滩”之说。站在真珠滩中,仰望那座望夫石,那个传说又在我的耳边回旋,闪烁。

英雄大禹与涂山氏新婚只两天,就因为治水工程要紧而离别了。他治水的此后13年里,三过家门而不入,涂山氏每日登山望夫,朝思暮想,并作《侯人兮绮》之歌(楚辞·天问),以说明支持大禹治水的决心,是为《南音》之始。这婉转绵长的歌,一定是辛酸的,一定含着凄楚。我脚下真珠滩里的明珠,怕就是涂山氏的苦泪所化,才得以如此美丽的颜色,以至可以动人心魄。


(徽商五源 李明哲)